首页 > 文学 > 赵安生专栏 > 正文

赵安生:天水秋雨,丰盈如诗

天水秋雨,丰盈如诗

屋檐下看雨丝如线,天水浸润着八千年的梦。

晨起推窗,一股湿润的凉意便扑面而来。远山隐在薄雾里,近处的屋檐还滴着夜来的雨水。这座被誉为“陇上小江南”的古城,在秋雨的点缀下,宛如一幅水墨淋漓的画卷。

“三天两日遇阴寒,秋雨丰盈下未完”。天水的秋雨,从不匆忙。它从容不迫,一下便是三五日,仿佛要把整个夏天积蓄的情意,细细诉说。

nEO_IMG_File0035

走在藉河北路上,片片落叶粘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,像是秋天写下的密码。雨水洗过的枫叶红得愈发深沉,银杏黄得越发纯粹——这座有八千年历史的古城,连秋色都带着文明的积淀。

说起“天水”这名字,总绕不开那个美丽的传说:汉武帝年间,此地突然地裂泉涌,天河之水注入其间,形成一湖,于是便有了“天河注水”的佳话。

天水得名,本就与水有着不解之缘。而秋日的雨,更像是这天河之水的延续,绵绵不绝,滋养着这方土地上的万物生灵。

步入天水人民公园,雨中的景致别有一番韵味。梧桐高大挺拔,湿漉漉的道路上散落着凌乱的梧桐叶。

捡起一片,枯黄的叶面上布满了晶莹透亮的雨珠,仿佛是为和树妈妈分开而落下的伤心泪。湖面上,雨点调皮地溅起一朵朵水花,模糊了红棕色阁楼的倒影。

022d32c6237784c9110f180756e3c7f

 

秋雨笼罩下的麦积山,别有一番风韵。远眺秋天的麦积山,“或在烟雨朦胧中千年沉睡,或在秋日阳光中蓦然回首,万叶斑斓、五彩缤纷的秋景令人陶醉”。

而石门山则因其岩崖壁立,峭石千仞,古木参天,在秋雨浸润下更显苍翠,素有甘肃“小黄山”之称。

忽然想起童年时,在祖辈居住的四合院里看秋雨的情景。那些院落坐北朝南,方正有致。雨水顺着青瓦屋檐滴落,在石板上敲打出清脆的节奏。

祖父常在这样秋雨连绵的日子里,专心雕刻着垂花门上的花纹。他题写的“耕读地”三个字,历经风雨,依然清晰——那是农耕人家对后代最质朴的期许。

如今天水湖畔,白天鹅在雨中的水面上戏水,鱼儿自由摆尾,而湖边行走的人,常常忘记了回家。这秋雨中的生灵,各有各的安然。

雨声渐密,如琴如瑟,敲打着这个世界,也敲打着我的心扉。

“但愿甘霖生福泽,万灵受益沐平安”。望着窗外的雨幕,我不禁想起这句诗来。天水的秋雨,确实不只是风景。

天水的秋雨,关乎着收成,关乎着生计,是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
在温家峡,秋雨过后,景色更加迷人。“峡谷溪流潺潺,经年的水流切出高陡的峰壁”。

“峰峦之上,火一样红艳的树叶,把温家峡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一样美丽”。那喜庆的红叶,“从峡谷一直开到峰顶”,与尚未完全褪去的绿色相互映衬,构成一幅绚丽的秋日图卷。

仙人崖在秋雨过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。“秋日雨后,天水市仙人崖景区雨雾缭绕,古树郁郁葱葱,水色静谧秀美”。

这里“既有北方壮阔之景,又有南方秀丽之色”,在秋雨的洗涤下,更显清丽动人。

武山水帘洞的秋色在雨中也格外动人。“水帘洞的秋,更是一幅宏伟的画卷”。

“叠嶂起伏的山峰,云雾弥漫的深谷,伟岸、肃穆而又静谧、朦胧,给人一种神秘感”。那“深红、金黄以及橙、绿相间”的色彩,宛如“绚丽彩云”,美不胜收。

傍晚时分,雨稍停歇。南峪河的河水变得浑浊汹涌,带着家乡泥土的味道奔腾而来。山上的秋色在雨水的晕染下,褪去夏日的苍翠,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——红似火,黄如金,青如黛。

这不正是一座水墨古城最深情的表达么?

夜色渐浓,一轮明月意外地从云隙中露出脸来。我独自走上房顶。雨后初晴的夜空,星星格外明亮,似乎也被这秋雨洗过了一般。

远处,渭水依旧东流。秋雨绵绵,愁思也绵绵,但更多的是一种充实和安然——就像这丰盈的秋雨,滋润着土地,也滋润着人心。

雨后初晴,星星格外明亮,似乎也被秋雨洗过一般。远处,渭水依旧东流;近处,落叶在微风中轻旋。

天水的秋雨,丰盈了天地,也丰盈了心灵。明日,大概又是个雨天吧。不过在天水的秋天,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

专栏作者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
责任编辑:李晓峰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