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学 > 赵安生专栏 > 正文

赵安生:月圆人更圆

月圆人更圆

赵安生

院子里的桂树,不知何时,已把细细密密的香,织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,笼得一切都有些微醺了。天色是渐渐暗下去的,像一滴浓墨在清水里缓缓化开,终至沉静。也就在这沉静里,东南方的屋角上,那月亮便悄没声地探出脸来。

微信图片_20251005202851_412_269

起先还是怯怯的,带着些微的鹅黄,仿佛一个新嫁娘,尚未褪尽少女的羞赧;只一忽儿,它便升得高了,那颜色也洗得净了,成了温润润的一块羊脂玉,又像是久藏匣中的一颗明珠,今夜特地取出,来装点这人间佳节了。清辉洒下来,并不刺眼,是水样的,凉凉的,滑滑的,流过石阶,漫过花盆,也将每个人的眉宇间都镀上了一层安详的银边。

妻子端出月饼与各色果品,在那张老旧的圆木桌上摆得满满的。花牛苹果,葡萄、石榴,猕猴桃、黄杏,杂陈着,倒像把整个秋天的颜色与丰腴都搬来了。那月饼,油汪汪的,上面印着些清浅的吉祥花纹,在月光下看,竟像是一件件小小的、可以吃的艺术品了。

老父亲不说话,只提着那把用了多年的紫砂壶,不疾不徐地给每个人面前的杯子斟上茶。茶水是烫的,一道白汽袅袅地升腾起来,在月光里扭着腰,终于散得无影无踪,只留下一缕清苦的茶香,与那桂花甜丝丝的味儿缠绕在一处。

我们便都围着那圆桌坐下了。这张桌子,平日里总是空着一两个位置,今夜却是头一回被填得这样满当。大家的话也并不密,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。说的无非是些家常话,邻舍的琐事,或是回忆些我儿时的趣事,引来一阵轻轻的笑声。这笑声是低的,软的,仿佛怕惊扰了天上那轮静静的月。

微信图片_20251005202945_414_269

我忽然觉得,我们这一家人,此刻不也正像那天上的月么?是一个圆。这圆,比瓷盘更实在,比月饼更温软,它是一个由血脉与时光交织成的、暖烘烘的圆。

我的眼光不由得又飘向那轮明月。它此刻已升到了中天,光华愈发皎洁,里头的山影也仿佛清晰可见。古人说那里有广寒宫,有琼楼玉宇,但想必是极清冷的。那偷了灵药飞升的嫦娥,夜夜对着碧海青天,该是怎样的寂寞?那砍树的吴刚,酿酒的玉兔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过的又是何等孤寂的岁月?比起他们,我们这人间的、小小的团圆,是何等的热闹,何等的有烟火气,又何等的幸运!天上的月,是画中的饼,看着圆满,终究是虚的;人间的圆,却是手中的茶,杯中的酒,是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暖在心口的实在。

微信图片_20251005202606_408_269

月光静静地流泻着,将每个人的影子都缩短了,又拉长了。桌上的茶渐渐凉了,但谁也没有起身的意思。这圆满的、静谧的时光,让人只想把它拉得长些,再长些。

今夜,月是天下共有的月,但这“人更圆”的滋味,却是千家万户各自品嚐的、独一无二的甜蜜。这甜蜜,足以让往后所有为生活奔波而略显清瘦的日子,都变得丰盈起来。

我低下头,看见我们这一圈人的影子,在月光下已融成了一个分不开的、浓浓的圆。
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
责任编辑:李晓峰
0